當年,黃浦江東岸曾激起瞭孫中山的無限想象——建設東方大港。70年後,浦東在鄧小平的心中也產生瞭美好想象。檢索《鄧小平年譜(1一川抽水肥清理行|探勘化糞池位置|台中探勘化糞池位置975—1997)》,發現在上世紀90年代,提及浦東有26處。一個在上海浦西人眼裡是那麼落後的地方,被一位老人畫瞭一個圈後開始瞭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意味著,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對外開放的區域開始由南向北轉移。這又是中國改革開放史上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大轉移。

進入90年代以後,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都已經到瞭一個關鍵性的、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新階段。在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急需在整體思路上尋找一個新的突破口,在地域上需要一個帶動力強、腹地廣闊、對國內外可產生巨大帶動效應的城市或地區進行更大程度的先行開放試驗,以此來促使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

3月28日至4月8日,北京派來瞭一個更加高級別的考察團,由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率領,由國務院特區辦、國傢計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經貿部、商業部等部門領導組成的龐大的工作班子來到上海,對浦東開發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和論證。在聽取上海市關於浦東開發基本思路和總體規劃的匯報後,他們又對浦東外高橋地區進行瞭實地考察。

3月29日的匯報會上, 姚依林說:這次鎔基、國棟、立教、道涵四位同志到北京開六中全會,就分別跟我談瞭上海向何處去。我把這個情況向江澤民同志、李鵬同志作瞭匯報。江澤民同志提出你是否可到上海去一次?當時,李鵬同志也準備到上海來。我就與李鵬商量,我先給你打個前站吧,李鵬同志對我拱手。……這一次來,我就是來打前站,跟大傢交換意見,研究一下浦東開發開放的步驟方法,回去以後要向中央報告。

在上海期間,他坦率地對朱鎔基等上海領導人說,請上海的同志思考一下,能采取什麼大的動作,在國際上樹立我們更加改革開放的旗幟。

從29日下午起,上海方面分成特區、投資、財政、外貿、商業、金融6個專題組,向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瞭詳細匯報。

當日,朱鎔基向到上海視察的中央領導喬石匯報時,言辭懇切道:“我們現在希望增強中央下決心的力量,批準我們這個報告。我們保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全局做貢獻,讓上海真正在全國一盤棋中做出他應有的貢獻,我們有這個決心。”

3月3日,鄧小平再次找到江澤民、李鵬等中央負責同志,談話中又提到瞭上海:“要用宏觀戰略的眼光分析問題,拿出具體措施。機會要抓住,決定要及時。”“比如抓上海,就算一個大措施。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姚到上海,還傳遞瞭中央對於浦東的戰略構想,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的王力平回憶說,“他(姚依林)這次就明說,小平同志講不僅是開發浦東,還要開放浦東。開放浦東是小平同志加的,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彰化找化糞池位置|彰化探勘化糞池位置我們原來講的時候沒有,隻有開發浦東。”

鄧小平自1988年起在上海過春節。此後連續七年春節在上海。鄧小平在上海駐留,其用意引起一些政治觀察傢的關註。此時中國改革開放大局初定,南方經濟特區發展迅猛,作為一種戰略佈局,鄧小平開始思索改革開放的下一步突破點。

2月18日,也就是鄧小平囑托的第二天,國務委員兼國傢計委主任鄒傢華一行來上海浦東考察,在朱鎔基的陪同下,一行人還坐船來到外高橋新港區。朱鎔基告訴鄒:目前開發浦東的總體規劃和分佈實施規劃已初步擬定,越江交通建設已有較大進展,水電、煤氣、通信等建設前景看好,浦東開發的起步條件已趨於成熟。鄒傢華聽後表示贊同:“好,好!還是先搞基礎設施框架,把道路、能源、通訊、上下水這一套先搞好。”

同年4月10日,李鵬總理在北京主持國務院會議,聽取姚依林關於開發浦東的專題報告,並對開發開放中的若幹問題逐個作瞭研究。兩天以後,在同一個會場,總書記江澤民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原則通過瞭國務院提交的浦東開發方案。

(本文節選自《中國傳奇:浦東開發史》,該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標題為編者所加)

2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中央提出《關於開發浦東的請示》報告,提出瞭浦東開發開放的基本構想。

李鵬還比較瞭廣東和上海:“上海的經濟腹地要比廣東大得多。廣東的經濟腹地基本上是珠江三角洲,如果再輻射大一些,現在衡廣鐵路復線通瞭以後,也不過加上福建、廣西、湖南的一部分地區。但上海輻射面是整個長江流域,這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還有長江這樣的黃金水道。”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宣佈上海進一步開放的時機。那天依林同志提出這個問題,我覺得提得很好,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最好是在李鵬同志到上海來以後宣佈這件事。這是一張政治王牌,是會有利於國際形勢的轉變的。外國人現在是看我們在4、5、6三個月能不能穩得住。有些人希望我們垮臺,但也有些人希望我們穩住瞭以後,他們好說話。如果在這個時候宣佈上海進一步開放,公佈若幹優惠政策,加上上海目前在外國人心目中仍是一個有利於投資的地方,我想可能對轉變形勢有一定的好處。所以我希望依林同志考慮一下我的意見,建議李鵬同志在4月中旬到上海來的時候,能夠宣佈這個政策,這個宣傳效果將是非常好的。

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視線越過重重層層迷霧,穿透歷史和未來。一種嶄新的思路已在他心中形成:浦東開發開放要成為一項跨世紀國傢戰略。

1990年2月17日,鄧小平在北京會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全體成員。會見前他鄭重地囑托在場的中央領導說,我已經退下來瞭,但還有幾件事,我還要說一下,其中之一就是上海的浦東開發,你們要多關心。鄧小平特地要求當時的李鵬總理負責抓一下浦東的開發和上海的發展問題,說:你是總理,浦東開發這件事,你要管。

此時的朱鎔基已經完全領會瞭鄧小平的意圖。開發浦東已經不是一個地區的事情,事關中國的對外開放,是一張政治王牌!

4月7日,再次召開小范圍會議,研究《匯報提綱》。會上,姚依林也完全理解瞭上海方面的緊迫感,他說,同志們講的,我覺得都很好。我想首先講一點,這個《匯報提綱》不是作為一個定論,而是我們研究以後提出的初步意見。這件事本來還可以仔細再研究,但是時間來不及瞭。因為你們不是要求李鵬同志最好在4月18日來宣佈嘛,今天已是4月7日瞭。我就是想爭取這個時間。

姚依林帶隊對浦東專題調研後,僅僅5天形成瞭《關於上海浦東開發幾個問題的匯報提綱》。

4月18日,浦東的命運徹底改變

顯然,推動上海進行浦東開發已經成為總設計師心中的一張王牌、一條捷徑,就是要在上海黃浦江東面的那塊土地上實現更大程度的開放。鄧小平要通過上海的大動作,告訴西方世界,中國不會關上國門,反而會將國門拉得更開。

1990年的春節,上海下起瞭中國南方並不常見的大雪,紛紛揚揚的雪花給人一絲驚喜。但上海市民過節休息也沒有多大的變化,一如往常,走親訪友,合傢歡聚,嗑著瓜子聊天。

朱鎔基分別在3月29日,4月2日、7日向姚依林匯報浦東開發問題。

窗外,不時傳來瞭賀新春的爆竹聲,空中一陣焰火閃過,充滿著溫馨祥和的氣氛。但是86歲的鄧小平並沒有休息,他在思考,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一川抽水肥清理行|找化糞池位置|台中找化糞池位置他外表平靜,心騖全球大勢,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正在內心形成。

酷愛打橋牌的鄧小平已經將上海浦東開發開放視為手中的一張王牌,開發浦東“不隻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

春節過後,1990年2月13日晚,鄧小平乘專列離開上海返回北京,在前往火車站的途中同朱鎔基談話。在談到建議開發浦東時,鄧小平略帶遺憾的口氣說:你們搞晚瞭。但現在搞也快,上海條件比廣東好,你們的起點可以高一點。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就在鼓動改革開放這件事。膽子要大一點,怕什麼。在談到浦東開發需要優惠政策時說:我贊成,你們應當多向江澤民同志匯報。

在4月2日匯報會上,朱鎔基說:

下午,何椿霖直接電話朱鎔基。朱鎔基承認浦東開發的報告已經討論瞭兩三個月,總是不太滿意,但答應當晚加班改好立馬送中央。

匯報會上,朱鎔基還深有感情地說:“今天我跟天增同志講,我是過瞭60歲的人瞭,他們也50歲出頭瞭,我們真正要拼搏也隻有這幾年瞭,我們還是有幹頭的,還可以好好為上海人民辦一點事。”

在上海西郊,一座綠蔭掩映的賓館內,鄧小平正在上海過第三個春節。

在中國最高領導人強力的推動下,浦東開發從紙面上的討論進入瞭實質性啟動,速度大大加快瞭。

據時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兼國務院特區辦公室主任何椿霖回憶:“李鵬同志當天中午就找瞭我,瞭解浦東開發的規劃,還要求我加快起草關於外商在開發區內開發成片土地的文件。李鵬同志對文件提出三條原則:一是不得喪失主權,二是公用設施的管理權要掌握在政府手裡,三是不允許‘跑馬占地’和炒賣土地,要堅持以項目帶動開發。”

與此同時,國內外專傢也被請到上海,做浦東開發開放的可行性研究。

4月15日下午,李鵬在上海聽取瞭上海市的工作匯報和開發浦東的設想後,李鵬說,依林同志回到北京以後,向國務院常務會議作瞭匯報,我們開瞭一次會,後來在政治局常委會上也作瞭匯報。大傢原則上都同意“開發浦東、對外開放”八個字。

他還告訴上海領導:“歷史上,上海就是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經濟中心、工業中心。由於當時國際形勢的分析,要準備大打、早打,立足於打核戰爭,所以沒有處理好內地和沿海的關系,上海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三十年發展比較緩慢,這十年得到一定的發展。”

這是一張政治王牌

他還以肯定的口氣告訴上海領導人:“今後十年,國務院覺得應該把上海這個地方作為全國發展的重點,要發揮上海的優勢,這個觀點中央是一致贊成的。”

1990年4月18日,歷史意義的一刻來臨。李鵬在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大會上宣佈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同意上海加快浦東地區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

由此,浦東的命運徹底改變瞭。

歷史往往有相似之處,1979年,鄧小平在中國南海邊畫瞭一個圈,之後,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又窮又落後的深圳小鎮,很快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都市。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眼中開發浦東絕非是上海一地的事,對於上海在對外開放方面擁有的優勢:地理位置、交通條件、人才資源、自然資源以及歷史積淀、國際交往的聯系和經驗等等,他看得清清楚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i200yu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